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物特稿的报道要略(7点看法)

文/张志安 

人物特稿/人物报道怎么做?俺们教书匠说的,永远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且,谈的少许看法,其实都是来自对NB人物特稿记者和特稿作品的一些总结而已。粗略提点浅薄的看法:

1、把握常规逻辑
人物特稿的魅力,往往在于呈现复杂和多面的人性,揭示人物性格中的秘密。所以,特稿记者通常要努力地努力把握这个人【稳定的心智结构】,即:他的常规思维习惯和行动逻辑,以及探讨影响这种稳定心智结构的社会原因。

2、理解特定行为
人物特稿的写作契机,往往因为某个事件或话题而起,因此当媒体介入报道的时候,无法脱离这个特定情境(公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刻板印象,或者某个特定事件中人物的特定行为)。所以,记者不要放过这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非常规心智结构】,这是人的能动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3、防止片面解读
一般,一个话题,一个事件,当事人呈现的,都只是某个侧面的心智结构而已。所以,人物报道或者人物特稿,需要反思和警惕的是,不管是为了体现记者的深度透视也好,还是为了体现报道的独家视角也好,都可能因为某种审视感和认知感而流于片面或者主观。而且,脱离了人际关系、行业状况、区域结构的人物报道,经由受访者叙述或者口述材料形成的人物特稿,都很可能是危险的,容易被操纵的。

4、反思制度归因
至少少数的特稿记者,能够比较准确、贴近、细致入微地以“个体-行业-社会”的厚重逻辑,写出NB的人物报道——既让读者看到”树”(个体的遭遇),又让读者看到“林”(群体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物特稿记者,比较习惯于奢望:在个体和制度之间建立某种必然勾连,有时候,这种雄心壮志也是危险的。这点也可以说是一些特稿的野心——在个体命运中看到行业逻辑,在个体故事中折射制度困局。这种文体很好看,写作者也特有成就感,读者读来也觉得很有厚重感。但其实,个体+行业+制度之间的逻辑链条,很可能是主观的、危险的、脆弱的。

所以,记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足够的行业认知和判断把握,这种个体-结构之间的”厚重勾联“,是非常有难度的,也是很危险的。

5、潜在报道风险

(1)舆论风险:新闻报道应该首先忠诚于事实和真相,而大众关于报道的感受,则不必放在首位,甚至好的报道要敢于用事实去改变公众期待或刻板印象。所以,如果你报道一个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与公众期待截然相反的一面,必然会招致部分读者尤其网民的骂声,但这又何妨。

(2)报道风险:人物报道的采访,多靠采访当事人或者周围人来完成,但新闻报道的危险恰恰在于——人是最不可相信的,人证的可信度永远不如物证和书证。所以,人物特稿更适宜展现丰富且多面的人性,若要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事件或议题中,去揭示人物背后的社会治理逻辑,那不放不做人物特稿、而选择做调查性报道,因为调查性报道获得证据链条和由此建立的逻辑关系会更加严密。

6、报道篇幅探讨

我还是感觉,能用5000字,8000字,写一个人,未必要用2-3万或者3-5字去写。我不知道,正常读者能否认真、耐心地读下去,不过,多数时候我个人比较难以读不下去。。

不过,如果记者把一组人物报道的使命上升到“为时代留下人物心灵志"的高度。那么,常规的、消费主义的看法,就不那么重要了。利用数万字去记录一个人物的成长史、呈现一个人物的价值观、将这个人物跟这个时代建立关联……这样厚重、有价值的报道,就没必要只放在“耐心不耐心”的层面上讨论了。

7、微博传播问题

微博有利于扩大报道影响,也可以获取受众反馈,是不错的推广渠道。但这种传播渠道,也有限制,甚至有负面影响。比如,如果报纸出的是一组系列报道,而微博上提前发的只是其中一篇,当这篇被广泛关注的时候,大多数网民或读者可能会用对这篇报道的影响,去认识和判断整组报道。所以,建议媒体官方微博在推广一组人物报道的时候,可以更完整的附上链接或者发系列长微博。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喜欢《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喜欢《南方周末》的人物特稿,也喜欢《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杂志。一个媒体的全部报道,不可能没有瑕疵,如同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只要他提供的内容产品整体是高质量的,他就是优质媒体。

当然,如果在面对争议的时候,他能够更直接、坦率地予以回应,会更加令人尊重。不过,如果他不愿意进行回应,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也许认为,微博原本就不适合进行专业批评和研讨。

(如需转载本文,请及时跟新浪微博@张志安 私信联系)
话题:



0

推荐

张志安

张志安

46篇文章 6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