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张志安
过去三十年,中国新闻业的舞台上,《南方周末》始终是复杂社会的记录者、瞭望者和推动者。上世纪末,纸媒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份报纸持续探索特稿写作,刊载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稿作者。过去十余年,伴随纸媒影响力的总体衰落,诸多精英媒体人跳槽转行,但是他们对故事的热爱、对真相的追求、对写作的痴迷从未消退。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这句经典网络语录流行的背后,或许表征了我们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每个人内心历经的丰富痛苦与悲欢,社交媒体诱导的窥探与分享欲望,共同制造了故事分享的仪式和网络上的忧伤与浪漫。故事之间的互文与事主之间共鸣,隐藏着我们时代的“共情结构”。这也可以说是近年来“非虚构叙事”兴起背后的社会与媒介场景。
人类擅长讲故事的本能,大体起源于口语的丰富表现力。诗歌,对故事的呈现,总体是情感高于情节的。文字的表述方式,让故事叙事有了更丰富的承载和更持久的传播。网络短视频和音频,在参与故事建构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情感张力和视觉冲击。也许在直观感受方面,文字的媒介属性较之于音视频媒体的鲜活呈现似乎具有天然的劣势。但我依然相信,文字对于人类故事记录和分享的独特力量——文字既有跃然纸上的画面感,也隐含着理性、深思的力量,更能够承载故事背后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力量。
《<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故事的秘密》就是七位不同时期中国一流故事写作者的诚意之作。选题来源的捕获、关键线索的获取、独家视角的判断、故事结构的搭建、表达肌理的展开、细节魔力的呈现、叙事节奏的处理、写作技能的提升……每一位作者,都结合案例、总结经验,以对话者的平等、分享者的真诚,在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有机交融中,拿出自己的独门秘籍和硬核知识。
以特稿为代表的好故事,往往追求的是文字的美、复杂的真。文字的美,依托于讲故事的写作技巧以及作者的话语选择和事实建构;复杂的真,离不开作者的判断和洞察,更需要细密的现场调查和逼近真相的极致追求。好故事,既要满足阅读体验和激发情感共鸣,又要设置重大议题和助推社会前进。本书各章,始终回应着文字美的形式和事实真的内核。
阅读此书的过程,是既轻松又烧脑的。轻松,是因为本书内容来自《南方周末》的知识付费作课程,授课人以口语方式来表达实践和思考,读起来尽是娓娓道来的流畅。烧脑,是因为这些资深故事写作者的经验和心得,表达方式往往化繁为简,但细加琢磨则多半言下有意。恰恰,因为轻松之余的烧脑,读者才能收获更多。
新闻起源于人类通过故事形式分享信息和维护社区的冲动与能力。现代新闻业的“客观性”,不过是呈现故事的一种特定形式。当复杂社会面临挑战、群体命运遭遇转折、人类情感需要张扬,面对这些特定情境,新闻承载故事一旦能力有限时,其他文字表达的载体就会与之相遇。
比如,文学和新闻的交织。简要回顾历史,至少有三次重要的“结缘”。20世纪30年代,作为“小说的草稿”的报告文学尽管并未完全兴盛,但也记录下诸多“救亡图存”的真实写照,作家茅盾根据全国各地寄来的征文主编出版《中国的一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80年代,纪实性报告文学再度兴起,成为与深度报道交相辉映的写作类型,承载了特定时期“改革开放”的启蒙价值;近年来,伴随专业媒体原创作品的减少、深度报道的受限和舆论监督的衰落,加之网络化社会的兴起、社交媒体的赋能,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叙事”逐渐活跃。
话语与社会变迁之间,有互嵌的关系。文体与社会需要之间,亦有紧密的勾连。理解一种文体及其在特定时空中的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体背后更重要的社会动因。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从专业媒体主导的新闻传播时代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传播时代,由此,写作有可能从专业叙事扩散为公共叙事。
在这个日益“加速度”的时代,媒体对信息速度的追求,制造了信息的轰炸和碎片化,维系人类对话与共识的公共领域可能加速削弱。人类原始的讲述、倾听和分享故事的仪式,赋予了这个加速时代一种抗拒遗忘和维持人类共同体的能力。这大概是非虚构叙事兴起背后的心理动力。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钱钢曾经写过一段关于新闻业的话:“在我看来,新闻,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的事业,是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的使命,是浪漫的人从事的一锤一凿的艰辛劳作。”过去,这样的写作属于专业媒体人,且具有较高的职业门槛,如今,在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公共传播时代,讲故事的能力可以延伸至所有对生命有独自感悟、对社会有独到观察、对时代有独特思考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你,或者说,我们很多人的经历也许都埋藏着值得写的好故事。阅读这本书,将有助于你把故事写下来,用大家的点滴故事汇入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之河。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会长)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