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从“八毛门”到“缝肛门”等事件,一系列关于医疗纠纷领域的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关注甚至轰动,但事后经媒体深度调查却又发现最早的动态报道中往往存在专业性缺失、技术性缺陷、情绪性偏见等问题。而这些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一个个案累积在一起,对形塑公众对医院、医生形象的整体认知发挥着重要影响,甚至有关医院的负面新闻逐渐成了“公众批判社会改革进程过慢的宣泄口”。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针对新闻媒体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提若干建议。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网友觉得有道理,欢迎转发。

1.接到群众投诉赶到医院,不要只听一面之词,要看诊疗记录;要采访患者本人、患者家属等,避免偏听偏信;要辨析受访者身份,不要被“医闹”充当亲友。

2.要以“沟通”和"求证”的姿态,而非“维权”姿态,心平气和、积极主动地采访院方和主治医生,即便遭拒也不要气急败坏。院方不回答或医生不接受采访,有可能是“害怕”媒体,或对媒体报道有刻板印象,也可能是需要时间来进行调查,不要单纯认为肯定是“心中有愧”或者“知错而逃”(当然医院在发生投诉后的公共沟通意识和能力也要不断加强)。

3.报道时注意用词准确,比如治疗和治愈、缝住和缝扎的差异。不要追求轰动效应而夸大其词。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常识”(比如亲友看病后曾经告诉你的情况和判断)。专业名词或专业问题,拿捏不准时,必须请教同行专家(跑医疗条线的记者平时要多积累点专家人脉资源,关键时刻可以理解请教)。

4.要在尽可能全面调查和理解的基础上做报道,比如查阅该医院这项手术的成功率、日常门诊的投诉情况、该科室同行评价和专业水准、当事医生的执业资格和行业口碑,等。如果时间紧迫,至少可以采访下其他患者,了解下他们的判断;要避免放大单个极端案例;院方或卫生部门发布的调查结果要及时跟进,以示平衡。

5、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医学知识,对“临床科学”的科学性和不确定性有理解,要花心思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医改及其逻辑、问题,对医患纠纷问题的社会原因、背后的社会情绪来源等有整体把握。由此,做相关报道时不会“只见树、不见林,能以理性的姿态和专业的基础去做报道。这点非常难,但这点非常重要。

先提5条,供批评。

附1:《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一场八毛与十万元的战争》
http://zqb.cyol.com/html/2011-09/21/nw.D110000zgqnb_20110921_3-09.htm

附2: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关于“缝肛门”事件的调查节目《难以缝合的伤口》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02/ece7d880-5473-4ac7-968d-457cfb1d9f6c.shtml

附3:新浪微博@媒介营销刘剑飞 推荐的做医药领域的报道,可阅读的三本书:《大国医改》、《医者仁心》、《仁术》。
话题:



0

推荐

张志安

张志安

46篇文章 6天前更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