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by@张志安

昨晚看了不少#农夫和京华#的帖子,大体感觉和判断如下:

1、《京华时报》的报道逻辑上有欠缺之处。国标、地标标准不统一,不等于水的质量有问题。而且,“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的报道框架,在当下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的公众感知环境中,容易产生“农夫山泉质量不如自来水”的刻板印象和误解,这样的报道对农夫山泉是不够负责的,杀伤力非常大。

2、我个人非常愿意相信:《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的系列报道是一家媒体运用监督权规范市场、追求社会责任感的努力。至于《京华时报》是否为卖自己的水而“故意”监督,或者有人私下收了爆料人的钱才“恶意“监督……网络水军的这种指责,缺乏足够逻辑,目前也无证据。

3、农夫山泉花钱买广告,来反驳《京华时报》的报道,这笔钱花的其实没啥必要。应该第一时间就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公开国标、地标、企标的差异,执行标准差异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的问题。”及时讲真话“,是澄清误解、风险沟通的最佳方式。

4、农夫山泉用比较赌气的方式来指责《京华时报》或竞争对手,按照一般的危机公关看不太理智。一般情况,企业公关都强调不要跟媒体对着干、不要指责竞争对手。但这样“得理不饶人”的作法,也算开了先例,对督促媒体行业的自律,尤其批评报道的审慎是有积极作用的。

5、本质上,的确没有所谓的“危机公关”,有的应该只是“危机管理”或者“风险管理”。媒体如果报道不对,企业敢于打官司,走法律程序,是值得鼓励的。只是回到比较复杂的媒体环境中,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被“秋后算账”。

6、最后,其实想为中国的企业,尤其那些即将上市的企业说一句,他们面临的媒体环境的确比较糟糕,不怎么干净。理性、积极的看待企业作为社会细胞的价值,专业、审慎的进行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是不少记者和媒体需要努力的方向。

不对之处,供批评。
话题:



0

推荐

张志安

张志安

47篇文章 27秒前更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